杭政储出【2015】37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
一、项目名称
杭政储出【2015】37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
二、 建设单位
杭州金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金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15日,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丰潭路430号丰元国际大厦3幢1601室,法人代表为王强。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 物业管理。
三、检测单位
杭州西南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检测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型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凤凰行动”计划入围企业,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拱墅区快速成长科技型企业(旭日计划2.0)。
公司拥有一支高层次的管理及员工队伍,共有员工近200人,50%以上的员工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教授级高工2名、高工15名、专业技术人员数十名,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4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
公司是浙江地区为数不多的能同时承担环境检测及工程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发起创立了浙江省大健康检测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打造前端环境检测、中端工程检测、末端大健康检测的链式检测体系,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全生命周期的检测及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品牌价值。
公司秉持“始于检测、止于至善”的服务理念,依托于公司在勘察、设计、科研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打造检测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管家式服务”。
公司重视创新,设立有技术研究中心及博士后创新工作室,配备有专职研究人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大吨位及复杂条件下的静载抗压测试技术、基坑与隧道智能化远程监测技术等方面具有核心优势。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开展新兴检测业务的孵化培育,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加强横向联合,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为所有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工程概况
杭政储出【2015】37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项目由杭州金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位于杭州市通益路育苗路交叉口。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米(二层)、5.7米(一层)。本工程一层地下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结合一道钢筋砼内支撑及部分SMW工法桩,二层地下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结合二道钢筋砼内支撑方案,坑外设置双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地表采用明沟排水,基坑安全等级一层为二级、二层为一级。
基坑支护图
根据合同及设计图纸,监测项目及工作量暂定如下:
1. 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测斜)25根,二层区域孔深28m、一层区域孔深21米;
2. 支撑轴力监测20组;
3. 地下水位监测4根,孔深15米;
4. 地面沉降观测61点;
5. 立柱沉降观测27点;
监测点平面位置详见附图
五、监测技术依据
(1)基坑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6)国家其他监测、测量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六、监测实施方案
6.1 监测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阶段土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其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把握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确保基坑工程安全、稳定,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已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安全稳定。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的不足,并把监控量测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土层和围护结构的变位与受力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3)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判断基坑施工、浅埋暗挖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地下管线、地铁等)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办法。
6.2 各监测项目实施
6.2.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坑周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采用在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测斜仪的精度要求不宜小于表3.5.3-1的规定。
表3.5.3-1 测斜仪精度表
基坑类别 | 一级 | 二级和三级 |
系统精度mm/m | 0.10 | 0.25 |
分辨率mm/500mm | 0.02 | 0.02 |
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管,直径宜为45~90mm,管内应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1周前埋设,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接头处应密封处理,并注意保证管口的封盖;
(2)测斜管长度应与围护墙深度一致或不小于所监测土层的深度;当以下部管端作为位移基准点时,应保证测斜管进入稳定土层2~3m;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
(3)埋设时测斜管应保持竖直无扭转,其中一组导槽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方向一致。
(4)测斜仪应下入测斜管底5~10min,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后再量测,每个监测方向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相对基准点时,每次监测均应测定孔口坐标的变化。
(5)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逐段(间隔1米)测出X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用光学仪器测量管顶位移作为控制值。在基坑开挖前,分二次对每一测斜孔测量各深度点的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偏移值。“+”值表示向基坑内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
(6)测试原理见下图:
计算公式:
式中: △Xi 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mm )
Xi 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mm)
Xi0 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mm)
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为仪器在180°方向上的读数
C为探头标定系数
L为探头长度(mm)
αj为倾角
6.2.2支撑轴力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变化可通过在结构内部或表面安装应力计进行量测。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撑,宜采用钢筋应力计(钢筋计)或混凝土应变计进行量测;对于钢结构支撑,宜采用轴力计进行量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值应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对钢筋混凝土支撑尚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裂缝开展的影响。应力计或应变计的量程宜为最大设计值的1.2倍,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精度不宜低于0.5%F·S。内力监测元件宜在相应工序施工时埋设并在开挖前取得稳定初始值。
对于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按式(8.6-1)计算支撑轴力:
对于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按式(8.6-2)计算支撑轴力:
式中 N――支撑轴力(kN)
Ab,As――支撑截面面积和钢筋截面面积(m2)
EC,Es――混凝土、钢筋弹性模量(kPa)
fi――应变计的本次读数(Hz)
f0――应变计的初始读数(Hz)
Kc――应变计的标定系数(10-6/Hz2)
Ks――应力计的标定系数(kN/Hz2)
Tb――应变计的温度修正系数(10-6/℃)
Ts――应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
Ti――应变计的本次测试温度值(℃)
T0――应变计的初始测试温度值(℃)
对于振弦式应力计,围护墙体内力、立柱内力、围檩内力的计算公式与上式基本相同,按式(8.6-3)计算内力:
式中 σ――结构内力(kPa);
Ai――钢筋计截面面积(m2)
支撑施工时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支模前,将钢筋应力计焊接(或绑扎)在主筋上,应力计的电缆用PVC管保护后引出。应力计安排在指定被测支撑(直撑或斜撑)的监测截面上,本工程在被测截面上下主钢筋上对称面设2个钢筋计,组成一组测点,以便消除误差的影响。
6.2.3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采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地下水位监测精度不低于10mm。水位管应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滤管长度应满足测量要求;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水位管埋设后,应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值初始值。
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的地下水位状态进行监控,以防止围护渗漏水引起坑外大量水土向基坑内流入,使基坑部分破坏或周围土体流失导致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破坏;并对坑内降水状态进行预测。
采用电感应水位测试仪加水准仪进行测试。其中水准仪用于量测水位管顶的绝对标高,每隔一定时间应测一次管顶标高。
用钻机埋设水位观测管,管长与基坑深度相同,在开挖前埋设好。在钻机成孔至孔底标高后清孔,孔底部以上2m段安放Φ52的PVC透水管,在其外侧用滤网布裹扎好。然后将水位管插入孔内。在透水管段孔内回填中粗砂,以保持良好透水性,其它段回填泥球或粘土将孔隙填实。成孔后加清水,检验成孔质量,孔口用盖子盖好,防止地表水进入孔内。
水准联测各管口高程h孔口后,直接用钢尺水位仪测试水位管内水位深度。慢慢将探头放入水面,刚接触水面时在钢尺上读数一次,然后慢慢将探头拉出水面,当探头刚离开水面时在钢尺上再读数一次,取两次平均值即为水面之深度h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初值的测定在开工前2~3天,在晴天连续测试水位取其平均值为水位初始值;遇雨天,在雨天后1~2天测定初始值 ,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
水位监测计算公式如下:
h水 = h孔口一h深
dh水i = h水i一h水i-1
Dh水i = (dh水1 + dh水2 + … + dh水i)
式中: h水 ―― 水位高程
h孔口―― 管口高程
h深 ―― 地下水位深(管口与管内水面之深度)
dh水i ―― 本次水位变化
Dh水i ―― 累计水位变化
6.2.4沉降观测
(1)水准基点布设
水准基点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采用分级,首先根据区间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监测点分布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等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点高程。首级控制和二等控制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均可,具体采用那种路线,根据观测点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密集程度决定。在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等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四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在布设的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的安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地面做出标记。
本工程布设至少3个基准点。基准点均应位于施工影响区以外相对稳定的地区,点位要深埋,其位置应方便由基准点向监测点引测。鉴于基准点是位移监测的起算点,因此要注意保持基准点之间的图形结构,以保证足够的精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米。
(2)工作基点布设
为了工作方便可根据场地条件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布设于基坑开挖边界30米之外,其数量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设于施工、施测方便和便于保存的地方。
(3) 观测方法
a. 基准网观测
b.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
(4)精度分析
根据使用的精密电子水准仪拓普康DL-502的精度是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0.3mm,同时考虑本工程是按照变形监测二等精度进行观测,其视线长度≤50m。
(5) 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
观测数据由观测人员进行记录,各项限差都按规范规定的指标进行控制。根据各期高程值,计算沉降量、累积沉降量。
6.3监测频率、预警值及报警值
6.3.1监测频率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监测单位在基坑开挖前应做好监测的准备工作,测得初始数据。监测频率开挖期间为1次/1-2天,如遇位移、沉降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观测次数,底板浇筑完成后按规范要求频率进行监测。
6.3.2监测报警值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警戒值为:累计达到50mm,或大于3mm/d;
2)支撑轴力报警值:二层部分第一道支撑5000kN,第二道支撑8000 kN;一层部分第一道支撑4000 kN。
3)地面沉降报警值:累计达到20mm,或单天大于3 mm/d;
4)道路沉降报警值:累计达到20mm,或单天大于2 mm/d;
5)立柱沉降报警值:累计达到25mm,或单天大于2 mm/d;
6)地下水位报警值:累计变化1000mm,或单天大于500mm/d;
6.3.3监测预警
在一般工程情况下,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的80%时,视为已达到监测预警状态,即开始启动各项预警措施,包括不限于通知建设相关各方,并及时分析原因,拟定后续监测方案。
6.4监测资料、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6.4.1监测资料分析方法
(1)力学计算法
支护系统是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来调整和确定支护系统。力学计算所需的输入数据则采用反分析技术根据现场量测数据推算而的如塑性区半径、初始地应力、岩土体变形模量、岩土体流变参数、支护荷载分布。这些数据是对支护系统进行计算所需要的。
(2) 观测资料分析法
此法也是建立在现场量测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根据经验建立一些判断标准来直接根据量测结果或回归分析数据来判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施工监测过程中,数据“异常”现象的出现可以作为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依据。何为“异常”,这就需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支护地层,基础埋深,支护施工方法等)建立一些根据量测数据对支护结构。稳定性和支护系统的工作条件进行判断的准则,根据现场量测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行如下判断
6.4.2数据记录制度及分析
当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及时进行处理分析,绘制相应图表,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确定工程技术措施。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其位移变化速率和管理基准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日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
测量组与监测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数据记录有以下几点内容。
(1)数据采集
通过现场监测取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搜集、记录等分析整理成报告。
本监测项目采用的仪器设备各类繁多,有的仪器(如水准仪等)需人工读数、记录,然后将实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有的仪器(如全站仪)则自动数据采集,并将量测值自动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无论人工测读还是自动记录,均需业务人员掌握专业技术,只有精通专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技术水平作用。
(2) 资料整理
当收集到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资料进行校核和整理,并对原始观测值的检验、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将检验过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处理。
(3) 数据分析
现场监测的各类数据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并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深度。当位移时态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缓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他数学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值,确定位移变化规律。
资料分析采用的是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学、物理模型,分析各监测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以对工程的安全状态和应采取的措施作为评估决策。
一般典型正常时态回归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7.3-1 正常时态回归曲线示意图
绘制测点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如图7.3-1所示。如果位移的变化随时间而渐趋稳定,说明该处地层处于稳定状态,支护系统是有效、可靠的,如图中的正常曲线。如图7.3-2的反常曲线中,出现了反弯点,这说明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长现象,表明支护体系已呈不稳定状态,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进行处理。
6.4.3监测信息联动
一般情况下当天测得的监测数据,由技术人员带回办公室,在晚上进行分析处理;如数据正常,第二天以监测日报的形成一式三份分别递交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如数据发生异常或报警,则第一时间报送公司技术负责人(总工),并以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分别通知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第二天以监测日报的形式一式三份分别递交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
在基坑监测报警、天气等因素造成有可能引发基坑施工安全期间,调整监测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分析的节奏,在外业数据采集后现场进行分析,并出具初步的监测日报。